免 费 咨 询 热 线 :4000 460 567

中国建造3.0,世界建筑业史一次最波澜壮阔的革命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18-02-01
核心提示: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正在深刻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及社会组织形态,同时也在改变我国的工业体系。

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正在深刻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及社会组织形态,同时也在改变我国的工业体系,德国提出了工业4.0、美国提出了工业互联网,我国也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力求通过新型工业化,让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结合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而实际上我国工业化的另一个重要的优势领域“中国建造”却没有得到重视,虽然国家也提出了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构想,但并没有从整个建造生产体系构建一套完整的转型路线。如何积极借鉴日本和德国建筑化的发展经验标准化思维,同时结合当前的数字经济发展态势,按照“两化深度融合”的思路,基于BIM、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全面提升我国的建造水平,成为了当前的必须。

  本文结合我国实际发展现状,对中国建造进行了三次划分,同时结合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立足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从跨部门、全行业进行思考,进行了一些初步的研究。

  一、被忽视的中国建造

  过去30年,是中国制造业服务全球的历程,我国长期坚持的“出口导向型”的经济使得“Made in china”行销全球。而另一方面,国内的城镇化如火如荼,中国建造一直扮演着极其重要地位,也呈现日益壮大之势力。首先,是产业当量已经在2015年达到18万亿,居世界之冠。另外,我国一些大型基建的水平也达到世界较高水平。但由于立足点是我国国内的市场,实际上“中国建造”对外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品牌和价值输出。随着我国积极国际事务合作、参与国际产能合作的步伐的加速,“中国建造”将逐渐走向世界舞台。以中国高铁为例,就让世界见证了“中国建造+中国制造”的合力效应。

  这除了我国高铁的质量水平超高外,更是在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上远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每公里高铁的基础设施成本我国只需要1.2亿元人民币,而欧洲需要1.9亿,美国更是达到了3.2亿,这无疑为是“中国建造”在国际市场的强大竞争优势。

  当然这样的例子还很多,例1:北京三元桥的“换梁工程”,整体置换工作从启动到结束仅用了43小时,创造了新的北京建桥速度,同类工程要放在其他国家起码要几个月时间;例2:中建三局研发了一种“盖楼神器”—集成型智能模架体系“中国尊”,平均6天盖一层楼;例3:据媒体报道,湖南远大科技旗下的某公司,一栋57层的楼19天盖完。这一些证明一些大型企业的建造水平实际是不低的。

  二、一带一路带给中国建造的新机遇

  近年,随着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新的多边机制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指明了新的方向,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1、“一带一路”开启“世界新陆权”时代,

  “一带一路”不仅开启的了中国的全面开放时代,更重要的是把中国和亚欧大陆很好的链接起来,衍生了中国的经济版图、构建了中国地缘政治优势“。而如何把一个个“国家或经济体链接起来”。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物理链接—交通基础设施链接”,这给“中国建造带来了重要的机遇,也为中国建造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2、“一带一路”为中国建造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带一路的相关国家,尤其是陆地沿线的各个国家大多数是欠发达国家,基础设施普遍落后,严重阻碍其发展,我国可通过援助和贷款支持的形式促进各国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这为“中国建造”输出提供了一次难得机会。

  在实施互联互通的过程中硬联通最为关键,是软联通和人联通的基础。只有把基础设施建设好,软联通和人联通才有意义,才能够真正的实现互联互通。

  以“中国建造”为核心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不仅为互联互通打下重要基础,同时将会带动相关产业链进行转型和升级,拉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